无效的对话
李鹏坤 / 2021-03-16
当交谈双方各执己“见”,并且在对问题本身没有很好的补充描述时,就会出现“无效的对话”。
我们在交谈时会有一个基本的语境,但是由于思维跳跃,有时会把问题的描述进行简单化。这个跳脱的提问方式,我认为是由于提问者自身,先对问题本身进行了自我的思考,或者是重复提问后,将问题简化,从而使问题失去了范围。
这个时候,回答者无疑是面临一个“挑战”。要怎么做呢?我想,首先我们可以向提问者重复一遍问题本身,让其确认这个问题本身是否存在问题。确认无误后,再从问题本身发散各种范围,并给出答案。
但实际上,我们通常没有这样的耐心,当我们对对方主观感受不好时,我们将会下意识的作出拒绝回答的反应,“我不知道”。
所以,解决“无效的对话”的方式,其中一方增加耐心。